欢迎访问《东方时报》!

关于我们

东方时报

调整行情中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时间:2018-05-08 21:06:20    作者:王晓晓    来源:东方时报

□平安大华基金资产配置事业部

今年在中国经济去杠杆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地产融资和地方政府融资受到限制,导致市场对经济发展存在较大担忧。年初至5月4日,上证综指下跌6.5%,沪深300下跌6.4%,中证500下跌5.5%,除创业板指数上涨3.6%外,主流指数均有回落,那么A股市场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

一、理性看待A股市场的调整行情

尽管近期市场整体调整,但是从估值看,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目前13倍、25倍、43倍的平均市盈率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可见,目前A股市场安全边际较高,加上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尚可,GDP实际增速6.8%,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尽管中短期内,事件性的强烈冲击导致A股市场震荡调整,但随着不确定因素逐步弱化,市场将逐步回归至投资核心要素——盈利、估值和流动性。

增量资金是未来影响A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4月17日,央行宣布对部分金融机构下调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预计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本次降准意在放长收短,且从根本上改善金融机构成本压力,对股市估值模型从无风险收益率及风险偏好两方面带来显著改善。4月27日,央行重磅发布资管新规,未来国内百万亿资管市场将迎来新发展机遇。同时,A股纳入MSCI指数已进入倒计时,预计将迎来1000亿元左右增量资金。且现阶段市场上已有10家基金公司上报MSCI相关产品近20只,后续产品发行将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进一步提振A股市场。

二、布局龙头,把握中国未来新经济发展方向

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结合近期改革开放、定向降准等政策,表明市场以稳为主,无需过度担忧经济压力。判断二季度后市场投资方向会围绕新经济背景展开。

服务业方面,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A股优质上市公司来说,金融资源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竞争力。高端制造业方面,扩大进口措施将加剧国内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竞争,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汽车等相关领域产业升级,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因此,中长期来看,以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仍然是未来投资主线。具体而言,需关注两类公司。

1.中国现有龙头企业,即已经在历史中证明自己的优质公司。在竞争格局逐步清晰的领域中,龙头公司竞争优势将逐步得到强化,市占率、收入、利润率都会逐步提高,估值得以维持,利润有较为确定的上涨空间。未来股价空间主要来自于业绩自然增长,包括行业集中度向龙头集中带来的增长,收益稳健,适合长期资金配置型需求。

2.中国未来的龙头企业,即中国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愈发需要赶超世界的子行业中快速成长的公司,具体包括半导体、军工、消费电子、创新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5G和物联网以及互联网应用等领域。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人口结构从原来的劳动力红利逐步升级为工程师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劳动力水平提高及资本增加都会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各项生产关系改革也是为更好地适应及推动生产力提高,这是影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预见,未来10年,这些领域的产业升级将使中国涌现出世界龙头级别的优质企业,带来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质的飞跃。

三、调整行情中更适合投资指数基金

在调整行情中,投资者会主要担心股市下行风险加大。但是从A股历史看,经过复权后,即使恰巧在2007年10月上证综指最高点投资沪深300,到了2015年8月,也只用不足8年就可突破了。A股从1990年开市至今不到30年,如果觉得时间太短,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话,可以进一步分析美国市场。从标普500指数表现看,即使是在1929年大盘顶部处投资,也只用14年就可突破。1973年纳斯达克指数从137点开始下跌,之后花了3年半时间便已修复;到现在,纳斯达克已上升到7238点。而如果我们在市场调整阶段摊低平均成本买入基金,则可能在更短时间内收回成本。

我们倾向于认为主流指数潜在跌幅的“地板”相对于个股来说更高,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如果在市场调整阶段购买股票,则不只存在“抄底”的可能,也存在股价持续下跌直至被退市的可能。所以,调整行情中投资指数而不是单个股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此外,指数基金还具有低成本优势,不论是管理成本还是交易成本,指数基金都比主动管理基金低很多。主动型股票基金的管理费一般是1.5%/年,托管费0.25%/年,合计1.75%/年。如果买指数基金的话,以平安300ETF为例,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年,合计0.6%/年,二者相差1.15%/年。另外,基金公司买卖股票产生的手续费也需要投资者承担。但如果一只股票基金股票换手率很高,相关费用可以达到2%以上。指数基金以跟踪指数为主,不需要频繁交易,交易成本通常很低。综合来说,两者合计成本相差可达3%以上。

相关文章



2015-2024 Copyright © 东方时报 京ICP备1000000号-1 公网安备110000000000号

技术支持:东方时报